江苏纳元智造科技有限公司

江苏纳元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一站式标准化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

1892126127618915239477 0510-86051608

全程全程水处理器器设备清洗方法有哪些?_江苏纳元智造科技有限公司

热搜关键词: 定压补水装置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常见问答

全程全程水处理器器设备清洗方法有哪些?
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10-09


全程水处理器是集成过滤杂质、阻垢除垢、杀菌灭藻等多功能的一体化设备(常见于中央空调、工业循环水、地暖等系统),其清洗需针对设备核心部件(滤网、电极 / 线圈、壳体、药剂箱等)的污染类型(悬浮杂质堵塞、水垢附着、生物黏泥滋生、药剂残留),分 “日常维护清洗” 和 “深度拆解清洗” 两步操作,确保不损坏设备结构、恢复处理效率。以下是详细清洗方法:
453f72b79e030103922a278681db367f_1-23032113023R38.png

一、清洗前准备:安全与工具就绪

全程水处理器清洗需先切断 “动力源”,避免触电或设备误启动,同时准备适配工具,防止损伤部件:
  1. 安全操作
    • 关闭设备电源(拔掉插头或切断配电箱开关),关闭进出水阀门(避免系统水倒流);
    • 佩戴防护用品:橡胶手套(防化学药剂腐蚀)、护目镜(防高压水溅入)、口罩(防粉尘 / 异味)。
  2. 工具准备
    • 物理清洗工具:高压水枪(低压模式,0.3~0.5MPa)、软毛刷(尼龙材质,避免刮伤电极)、扳手(适配进出水阀门 / 法兰)、水桶(接废水)、抹布(无绒布,避免残留纤维);
    • 化学清洗药剂(按需选择):柠檬酸溶液(5%~10%,除水垢)、次氯酸钠溶液(0.5%~1%,除生物黏泥)、清水(漂洗用,建议用软化水或纯净水,避免二次结垢);
    • 辅助工具:万用表(清洗后检测电极导电性)、手电筒(检查壳体内部清洁度)。

二、分部件清洗:按 “核心功能模块” 针对性操作

全程水处理器的核心部件包括过滤模块(滤网 / 滤筒)、阻垢杀菌模块(电极 / 线圈)、壳体与管路、药剂箱(若带自动加药功能) ,需按 “先易后难、先物理后化学” 的顺序清洗:

1. 过滤模块清洗:解决 “杂质堵塞”(最易脏的部件)

过滤模块(如不锈钢滤网、滤筒)主要截留循环水中的泥沙、铁锈、悬浮颗粒,堵塞后会导致设备进出口压差增大、流量下降,需优先清洗:
  • 步骤 1:拆卸过滤部件用扳手打开设备顶部或侧面的 “过滤腔盖”,取出滤网 / 滤筒(部分设备为抽拉式,直接拔出即可;螺纹连接的需顺时针拧下),注意保留密封垫片(避免丢失或损坏,影响后续密封)。
  • 步骤 2:物理预清洗用高压水枪(低压模式)从滤网内侧向外冲洗(避免杂质嵌入滤网孔隙),冲至无明显泥沙、水流通畅;若滤网表面有顽固黏泥,用软毛刷轻轻刷洗(禁止用钢丝球,会刮伤滤网孔径,导致过滤失效)。
  • 步骤 3:化学深度清洗(仅滤网堵塞严重时)若滤网附着油污或硬化黏泥,将滤网浸泡在0.5% 次氯酸钠溶液中 30~60 分钟(杀灭黏泥中的微生物)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;若有轻微水垢,浸泡在5% 柠檬酸溶液中 20 分钟,清水漂洗后晾干。
  • 步骤 4:复位检查确认滤网无破损、孔隙通畅后,放回过滤腔,压紧密封垫片,拧紧腔盖(避免漏水,可在垫片处涂少量食品级凡士林增强密封)。

2. 阻垢杀菌模块清洗:恢复 “除垢 / 杀菌效率”(核心功能部件)

阻垢杀菌模块分物理型(如电子除垢的电极、铜银离子电极) 和化学辅助型(如加药口、混合器) ,污染主要是 “电极结垢” 或 “加药口堵塞”,需谨慎清洗避免损坏功能涂层:
(1)电子除垢电极 / 铜银离子电极清洗
  • 拆卸注意:部分全程水处理器的电极是内置固定式(不可拆卸),需从设备顶部 “检修口” 伸入清洗;可拆卸电极需用扳手轻轻拧下(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电极接线柱断裂)。
  • 清洗方法
    1. 若电极表面有白色水垢(钙镁结晶),用软布蘸10% 柠檬酸溶液轻轻擦拭(或浸泡 15 分钟,不可用硬刷,会破坏电极表面的导电涂层);
    2. 若电极有黑色氧化层(铜银电极常见),用软布蘸少量酒精擦拭(去除氧化层,恢复导电性);
    3. 清洗后用清水彻底漂洗(避免柠檬酸残留腐蚀电极),用万用表检测电极电阻(正常应小于 10Ω,若电阻过大需更换电极)。
  • 复位要求:电极安装时需对准 “定位槽”,确保接线柱牢固(避免接触不良导致除垢效率下降)。
(2)加药口 / 混合器清洗(带自动加药功能的设备)
  • 加药口易因药剂结晶(如阻垢剂残留)堵塞,用清水从加药口反向冲洗(或用细铁丝轻轻疏通加药管路,避免戳破管路);
  • 混合器(若有)内部若有药剂残留,打开检修盖,用软毛刷蘸清水刷洗内壁,确保混合腔无积垢(避免药剂混合不均,影响处理效果)。

3. 设备壳体与进出水管路清洗:避免 “二次污染”

壳体内部和进出水管路易附着黏泥或水垢,若不清洗,会导致清洗后的部件再次被污染:
  • 壳体清洗
    1. 打开设备底部 “排污阀”,排空壳体内残留水;
    2. 从顶部检修口向壳体内注入0.5% 次氯酸钠溶液(液位至壳体 1/2 高度),浸泡 30 分钟(杀灭壳体内壁的微生物);
    3. 关闭排污阀,注入清水冲洗 2~3 次,直至排出水清澈、无异味,最后打开排污阀排空。
  • 进出水管路清洗:若管路口径较大(DN50 以上),可拆开管路法兰,用高压水枪冲洗内壁;若口径小,从进水口注入5% 柠檬酸溶液(浸泡管路 20 分钟),再用清水冲洗,确保管路无堵塞。

4. 药剂箱清洗(带自动加药模块的设备)

药剂箱长期存放药剂,易有药剂残留、微生物滋生,导致新药剂变质:
  • 排空药剂箱内剩余药剂(不可直接排放,需按工业废水处理标准处置);
  • 用清水冲洗药剂箱内壁 2~3 次,若有药剂结晶,用软布蘸温水擦拭(避免用化学药剂,防止与后续药剂反应);
  • 若箱内有异味,注入0.1%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1 小时,清水漂洗后晾干,再加入新药剂(药剂需按说明书配比,不可超浓度)。

三、清洗后验收:确保设备正常运行

清洗完成后需通过 “试运转” 验证清洗效果,避免装机后出现故障:
  1. 密封性检查:打开进出水阀门,观察设备法兰、腔盖、排污阀处是否漏水,若漏水需重新拧紧或更换密封垫片;
  2. 通电试运行:接通电源,开启设备(先空载运行 5 分钟,再接入循环水系统),检查指示灯、显示屏是否正常(如电子除垢仪需显示 “正常工作” 指示灯,无报错);
  3. 性能验证:运行 24 小时后,检测循环水浊度(应下降 50% 以上)、硬度(无明显上升,说明阻垢有效)、余氯(若带杀菌功能,余氯应在 0.2~0.5mg/L),确保符合系统水质要求。

四、日常维护:减少频繁清洗(延长设备寿命)

  1. 定期排污:每周打开设备底部排污阀,排污 5~10 分钟(排出底部沉积的杂质,减少滤网堵塞);
  2. 滤网维护:每 2 周检查滤网压差(若进出口压差超过 0.1MPa,需清洗滤网);
  3. 电极检查:每月用万用表检测电极导电性,避免结垢影响效率;
  4. 药剂管理:自动加药型设备需每周检查药剂箱液位,及时补充(避免断药导致水质恶化)。

注意事项(避坑指南)

  • 禁止用 “强酸强碱”(如盐酸、氢氧化钠)清洗电极或壳体,会腐蚀设备材质(如不锈钢壳体遇强酸易生锈);
  • 不可用钢丝球、砂纸等硬物擦拭滤网或电极,会破坏结构,导致过滤失效或除垢效率下降;
  • 若设备运行超过 3 年,清洗后仍出现 “处理效率差”(如循环水仍结垢、发绿),需检查核心部件(如电极、滤网)是否老化,必要时更换(而非反复清洗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彻底清除全程水处理器的污染物,恢复其 “过滤、阻垢、杀菌” 的综合功能,同时避免清洗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,延长使用寿命。
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