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程水处理器(多用于循环水系统,解决结垢、腐蚀、微生物污染等问题)的清洗需根据设备类型(如过滤型、电子除垢型、综合型)及污染程度,分预处理、组件清洗、系统冲洗、后维护四个阶段操作,核心是避免损伤设备内部电极、滤网、衬里等关键部件,同时彻底清除杂质、水垢、生物黏泥。以下是具体清洗方法及操作要点:

- 停机断电:关闭水处理器进出水阀门,切断设备电源(尤其电子除垢型,避免触电),排空设备内部积水(通过排污阀或底部放水口)。
- 检查设备状态:查看设备壳体、法兰密封面是否有破损,滤网 / 滤芯是否变形,电极(若有)是否松动或腐蚀,避免清洗中加剧损坏。
- 准备工具 & 药剂:
- 物理清洗:高压水枪(0.3-0.5MPa)、软毛刷(尼龙材质,避免刮伤衬里)、扳手(拆卸法兰 / 滤网)、抹布、水桶。
- 化学清洗:食品级柠檬酸(除水垢,浓度 5%-8%)、环保型除垢剂(如氨基磺酸,避免腐蚀不锈钢)、非氧化性杀菌剂(如异噻唑啉酮,除生物黏泥)、中和剂(如碳酸钠,调节 pH 至 7-8)。
全程水处理器的关键清洗部位包括滤网 / 滤芯、电极(电子除垢型)、壳体内部、进出水管路,需针对性处理:
适用于拦截泥沙、铁锈、悬浮颗粒的滤网(如不锈钢烧结网、尼龙网)或可清洗滤芯,分 2 种场景:
轻度污染(杂质未结块):
- 拆卸:用扳手打开设备顶部或侧面的滤网盖,取出滤网(注意密封垫片不要丢失);
- 物理冲洗:用高压水枪(水流方向与过滤方向相反,即 “反冲洗”)冲洗滤网表面,直至无明显杂质;若有缝隙内残留杂质,用软毛刷轻刷(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滤网孔径变形);
- 检查:冲洗后查看滤网是否有破损(若破损需更换,避免杂质进入后续系统),晾干后装回原位,压紧密封盖(防止漏水)。
重度污染(杂质结块 / 黏泥附着):
- 预浸泡:将滤网放入 5% 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 30-60 分钟(软化结块杂质和轻度水垢);
- 冲洗 + 刷洗:捞出后用高压水枪冲洗,再用软毛刷清理残留黏泥,若仍有顽固杂质,可蘸取少量中性洗洁精(非碱性,避免腐蚀滤网)辅助刷洗;
- 消毒(可选):若系统有微生物污染,将滤网放入 200-500mg/L 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 15 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晾干装回。
电子除垢型设备的电极(如钛电极、铜电极)表面易结水垢(钙镁离子沉积)或附着腐蚀产物,需定期清理以保证电场效果:
物理除垢(优先,避免化学腐蚀):
- 拆卸电极:断开电极接线端子(做好标记,避免装反),拧下电极固定螺栓,取出电极;
- 轻度水垢:用软布蘸清水擦拭电极表面,或用高压水枪(低压模式,0.2MPa 以下)冲洗,避免冲击电极涂层;
- 顽固水垢:用竹片或塑料刮刀(禁止用金属工具,防止刮伤电极镀层)轻轻刮除水垢,或用 100℃以下的热水浸泡 10 分钟后软化清理。
化学除垢(水垢较厚时):
- 配药:将食品级柠檬酸(浓度 8%)加热至 40-50℃(提高除垢效率,避免高温损坏电极);
- 浸泡:将电极完全浸入溶液中,浸泡 1-2 小时(观察水垢溶解情况,若未溶解可延长至 4 小时,禁止用强酸如盐酸);
- 后处理:捞出电极用清水冲洗至无酸味,用干布擦干,检查电极镀层是否完好(若镀层脱落需更换电极),按原标记接回接线端子。
设备壳体(多为碳钢衬胶、不锈钢或 FRP 材质)及进出水管路内壁易滋生生物黏泥(青苔、细菌团)或结垢,需分 2 种方式:
物理冲洗(轻度污染):
- 打开设备顶部人孔(若有),将高压水枪伸入壳体内,沿内壁顺时针冲洗(重点冲洗底部排污口附近,避免杂质堆积);
- 冲洗进出水管路:关闭设备阀门,打开管路排污阀,用高压水枪从进水口反向冲洗,直至出水口流出清水无杂质。
化学清洗(重度黏泥 / 水垢):
- 配药:按 “壳体容积” 计算药剂用量 —— 除水垢用 5% 柠檬酸溶液,除生物黏泥用 300mg/L 异噻唑啉酮溶液;
- 循环清洗:将药剂注入设备壳体,关闭人孔,打开设备旁通循环泵(或外接临时泵),让药剂在壳体内循环 1-2 小时(温度控制在 30-40℃,提升效果);
- 中和 & 冲洗:循环结束后,排空药剂,注入清水冲洗 2-3 次,再加入 0.5% 碳酸钠溶液中和 15 分钟,最后用清水冲洗至 pH=7-8,排空积水。
若设备内壁出现黑色 / 绿色黏泥(伴随异味),需先杀菌再除黏泥:
- 杀菌:将 200mg/L 的次氯酸钠溶液注入设备,浸泡 30 分钟(杀灭细菌、藻类);
- 剥离黏泥:用高压水枪冲洗内壁,或加入 “黏泥剥离剂”(如聚季铵盐,浓度 100mg/L)循环 30 分钟,使黏泥脱落;
- 冲洗:排空剥离液,用清水冲洗至无残留,再用 50mg/L 的杀菌剂(如二氧化氯)浸泡 10 分钟,最后排空。
- 组件检查:确认滤网 / 电极装回到位,密封垫片无错位,法兰螺栓拧紧(避免漏水);
- 密封性测试:缓慢打开进水阀,待设备充满水后关闭,观察 10 分钟,检查壳体、法兰、排污阀是否漏水;
- 功能试运行:接通电源,开启设备(如电子除垢型检查指示灯是否正常,过滤型启动反冲洗功能测试),运行 30 分钟,查看出水压力、流量是否稳定,排污口无异常杂质排出。
- 材质禁忌:
- 不锈钢壳体 / 电极:禁止用盐酸、氢氟酸等强腐蚀性药剂,避免 “晶间腐蚀”;
- 衬胶 / FRP 壳体:禁止用高温(>60℃)清洗液,避免衬里脱落或壳体变形。
- 化学药剂防护:操作时戴耐酸手套、护目镜,若药剂接触皮肤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。
- 清洗周期:根据水质情况设定 —— 循环水硬度高(>500mg/L)时,1-2 个月清洗 1 次;水质较好时,3-6 个月 1 次,避免杂质堆积堵塞滤网或影响除垢效果。
- 若设备内部有金属腐蚀产物(锈迹):用 5% 磷酸溶液(弱酸性,避免腐蚀基材)浸泡 30 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,最后用 2% 亚硝酸钠溶液钝化 10 分钟,增强抗腐蚀能力;
- 若滤网 / 滤芯无法清洗(如破损、堵塞严重):直接更换同型号配件(如不锈钢滤网目数需与原设备匹配,避免影响过滤精度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彻底清除全程水处理器的污染物,恢复设备处理效率,延长使用寿命(清洗后建议同步检测循环水水质,调整药剂投加量,减少后续污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