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纳元智造科技有限公司

江苏纳元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一站式标准化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

1892126127618915239477 0510-86051608

常压和定压罐式定压补水安装区别_江苏纳元智造科技有限公司

热搜关键词: 定压补水装置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常见问答

常压和定压罐式定压补水安装区别
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8-22

常压定压补水装置与定压罐式定压补水装置(通常指隔膜式定压罐装置)的安装区别,核心源于两者的工作原理(承压与否)、设备结构差异,具体可从设备组成、安装环境、管路连接、控制逻辑、安全要求等维度展开对比,以下是详细分析:
1e383103d4fbcfbfa844d08a385be792_1-23031Q50315S9.jpg

一、核心定义与原理差异(安装区别的基础)

在对比安装前,需先明确两者的本质不同,这是后续安装要求差异的根源:


  • 常压定压补水装置:核心是 “常压罐”(罐内与大气相通,无压力),通过补水泵将水注入常压罐,再利用罐内液位差或水泵直接向系统补水,定压依靠 “常压罐液位 + 补水泵启停压力” 双重控制,本质是非承压补水定压
  • 定压罐式定压补水装置:核心是 “隔膜式定压罐”(罐内分气腔和水腔,预充氮气,有固定压力),通过罐内气体压力平衡系统压力,补水泵仅在系统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启动补水,本质是承压式定压补水

二、安装区别详细对比(表格形式更清晰)

对比维度常压定压补水装置定压罐式定压补水装置(隔膜式)
1. 设备组成与安装组件- 核心组件:常压补水罐(敞口 / 带呼吸阀)、补水泵(1-2 台,含备用)、液位传感器(罐内)、压力控制器(系统管道)、溢流管、排污管。
- 组件体积:常压罐体积较大(需储存一定水量),补水泵功率相对较小。
- 核心组件:隔膜式定压罐(密闭承压)、补水泵(1-2 台)、压力传感器(系统管道 / 罐身)、安全阀、压力表、排气阀。
- 组件体积:定压罐体积较小(靠气体压力定压,无需大量储水),补水泵功率匹配系统压力需求。
2. 安装环境要求- 承压要求:无(罐内常压),无需考虑设备承重基础(小型罐可直接放地面,大型罐需简单混凝土找平)。
- 位置灵活性:可安装在地下室、设备间、地面(只要高于系统补水点即可,无需强制高于系统最高点)。
- 通风要求:需轻微通风(避免罐内水质异味,呼吸阀需通畅)。
- 承压要求:有(罐内预充压力 0.2-0.8MPa),必须做承重基础(混凝土基础或型钢支架,需匹配罐的重量和运行压力,防止震动移位)。
- 位置灵活性:建议安装在系统最高点附近(减少气堵风险),且需远离热源、腐蚀性环境(保护隔膜和密封件)。
- 空间要求:因需预留检修空间(安全阀、压力表操作),周围需留≥50cm 操作距离。
3. 管路连接方式- 补水管路:市政供水 / 水箱→常压罐(无压力要求,用普通 PVC / 镀锌管即可),罐出口→补水泵→系统(管道无需承压等级,匹配水泵出口压力)。
- 辅助管路:必须装溢流管(罐内水位过高时排水,需引至排水点,禁止直接接污水管)、排污管(罐底定期排污)、呼吸阀(罐顶,平衡大气压力)。
- 管径选择:常压罐进出水管径需匹配补水量,避免液位波动过大。
- 补水管路:市政供水 / 水箱→补水泵→定压罐→系统(所有管路需符合系统承压等级,如无缝钢管、PPR 高压管,阀门需选承压阀门,如闸阀 / 球阀)。
- 辅助管路:必须装安全阀(罐顶或出口管,设定压力高于系统定压值 5%-10%,防止超压爆罐)、压力表(罐身和系统管道,实时监测压力)、排气阀(系统最高点或罐顶,排出气堵)。
- 管径选择:定压罐进出水管径需匹配水泵流量,避免压力损失过大。
4. 电气控制安装- 控制逻辑:双信号控制 ——①罐内液位传感器(低液位启泵,高液位停泵,防止空转或溢水);②系统压力控制器(低于系统定压值启泵,高于停泵)。
- 接线要求:液位传感器需防水(罐内潮湿),控制线需远离强电干扰。
- 调试重点:校准液位上下限(避免频繁启停)、压力启停值(匹配系统设计压力)。
- 控制逻辑:单信号控制 —— 仅靠压力传感器(系统压力低于定压值 - 0.02MPa 启泵,高于定压值 + 0.02MPa 停泵,罐内气体自动平衡压力)。
- 接线要求:压力传感器需精准安装(靠近系统主干管,避免水流冲击导致误判),控制线需屏蔽(防止压力信号干扰)。
- 调试重点:预充氮气压力(出厂已设定,安装后需复核,偏差需补气 / 放气)、压力启停值(必须与系统设计定压值一致,如供暖系统通常 0.3-0.5MPa)。
5. 安全装置安装要求- 核心安全:溢流管(必须畅通,禁止装阀门)、液位报警(高液位报警,防止溢水)。
- 无超压风险:因罐内常压,无需安全阀,仅需补水泵过载保护。
- 核心安全:安全阀(必须定期校验,每年 1 次,出口需接泄水管至安全区域,禁止正对人员)、压力表(量程需为系统压力的 1.5-2 倍,精度≥1.6 级)。
- 超压风险防控:安装时需检查罐身焊缝、隔膜密封性(无渗漏),禁止在罐上敲击或改动接口。
6. 与系统的连接位置- 补水点:可接在系统回水管(靠近水泵入口)或供水管(低压力端),无需强制靠近最高点(因常压补水无气堵顾虑)。
- 排气:系统排气可单独设置,与补水装置无强关联。
- 补水点:必须接在系统回水管(水泵入口侧),且定压罐需高于系统最高点 0.5-1m(减少气堵,保证压力传递均匀)。
- 排气:需在定压罐入口管或系统最高点装自动排气阀(罐内若进气,会导致定压失效)。
7. 安装后测试重点- 液位测试:向罐内加水,检查液位传感器启停泵是否准确,溢流管是否正常排水。
- 压力测试:启动水泵,检查系统压力是否达到设计值,无管路渗漏。
- 无负荷测试:空转水泵,检查电机转向、噪音是否正常。
- 压力测试:①复核罐内预充压力(用充氮工具检测);②启动水泵,模拟系统压力下降,检查泵启停是否精准,压力是否稳定在设定值。
- 密封性测试:关闭所有阀门,保压 30 分钟,压力降≤0.02MPa 为合格(防止罐身或管路渗漏)。
- 安全阀测试:手动开启安全阀,检查是否能正常泄压。

三、核心区别总结

  1. 承压与否是关键:常压装置无承压风险,安装简单(无需承重基础、安全阀);定压罐式是承压设备,安装需严格满足承重、压力、密封性要求,安全装置不可缺。
  2. 控制逻辑不同:常压靠 “液位 + 压力” 双控,定压罐靠 “压力单控”,导致传感器安装位置、调试重点差异大。
  3. 管路与组件要求:常压用普通管路,需溢流管;定压罐用高压管路,需安全阀、压力表,且管路承压等级需匹配系统。


选择哪种安装方式,需结合系统设计压力(如供暖、空调系统通常用定压罐式,小型热水系统可用常压式)、安装空间、预算等因素,安装时需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(如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 50242)。
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