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电化学水处理器确实具备显著的杀菌灭藻功能,其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多种活性物质及物理作用,能高效抑制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(细菌、真菌、藻类等)的滋生,是解决工业循环水、中央空调水系统生物黏泥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
活性物质的氧化作用
电化学处理过程中,通过电极(如钛基涂层电极)的电解反应,会在水中生成大量强氧化性物质,包括:
- 次氯酸(HClO):氯离子(Cl⁻)在阳极被氧化生成氯气(Cl₂),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,次氯酸能穿透微生物细胞膜,破坏蛋白质和核酸,导致细菌、藻类死亡。
- 臭氧(O₃):水分子在高电位下被氧化分解产生臭氧,臭氧的强氧化性可直接氧化微生物的细胞壁和酶系统,实现快速杀菌。
- 羟基自由基(・OH):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羟基自由基,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,能无选择性地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,尤其对耐药菌、病毒等效果显著。
电场与电流的物理作用
- 电极间形成的电场会影响微生物的细胞膜电位,破坏其离子平衡,导致细胞肿胀、破裂。
- 电流通过水体时,会产生微电解效应,改变微生物的生存环境(如 pH 值局部变化),抑制其代谢和繁殖。
破坏生物膜与黏泥结构
微生物滋生后会分泌胞外聚合物(EPS),形成生物膜(黏泥)附着在管道或设备表面。电化学产生的活性物质能分解 EPS,瓦解生物膜的结构,使隐藏在黏泥中的微生物暴露并被杀死,防止黏泥堆积堵塞管道或影响传热。
- 无二次污染:无需投加化学药剂(如氯类杀菌剂、杀生剂),避免了药剂残留导致的水质恶化或对设备的腐蚀(如氯对金属的氧化腐蚀)。
- 持续作用:只要系统运行,电化学过程就会持续产生活性物质,形成动态杀菌环境,有效防止微生物反弹。
- 广谱高效:对常见的循环水微生物(如军团菌、铁细菌、蓝藻、绿藻等)均有杀灭效果,且不易产生抗药性。
- 协同控制其他问题:在杀菌灭藻的同时,电化学处理还能通过电极反应去除部分钙、镁离子(抑制结垢),并氧化腐蚀产物(减轻腐蚀),实现 “杀菌 + 阻垢 + 缓蚀” 的综合效果。
因此,在工业循环冷却水、中央空调水等系统中,电化学水处理器通过上述机制,能有效控制微生物滋生,减少生物黏泥形成,降低设备腐蚀和传热效率下降的风险,是一种绿色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。